注射泵针筒持夹模块针筒摔断

注射泵针筒持夹模块针筒摔断

注射泵针筒持夹模块针筒摔断

发布时间:2025-08-04 14:56:42
地区:广东省,广州市

解决方案

1.上门检测设备具体运行状态。

2.确定设备型号。

3.确定维保服务的条款和客户需求的内容。

4.提供报价

5.双方签订合同

6.双方开始履约

类型与状态

需求
已完成

相关内容

一、针筒摔断的可能原因

持夹模块固定不牢

1. 持夹装置卡扣松动、弹簧老化或磨损,导致针筒未被紧密夹持,在外力(如碰撞、摔落)下易移位、断裂。

2. 操作时未将针筒完全卡入持夹槽内,仅部分固定,摔落时受力不均断裂。

针筒自身因素

1. 针筒材质较脆(如玻璃针筒)或存在微小裂纹,摔落时受力断裂;塑料针筒若老化、低温环境下脆性增加,也可能断裂。

2. 针筒规格与持夹模块不匹配(如针筒直径过大 / 过小),导致固定不稳,增加摔断风险。

外力冲击过大

1. 注射泵意外摔落、碰撞硬物,或搬运时未固定针筒,持夹模块受力瞬间传递至针筒,导致薄弱部位(如针筒与推杆连接部、针筒前端)断裂。

二、针筒摔断后的紧急处理步骤

立即停止设备运行

1. 按下注射泵的 “停止” 键或紧急制动按钮,中断药液输注,避免断裂后药液外漏或输注异常(如流速失控)。

安全处理断裂针筒

1. 若为玻璃针筒,需佩戴手套小心清理碎片,避免划伤;塑料针筒断裂后需检查是否有药液残留,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理(尤其化疗药、高危药液)。

2. 移除持夹模块内的残留针筒部件,避免碎片卡住设备内部结构。

检查设备与持夹模块

1. 观察持夹模块是否损坏:如卡扣断裂、卡槽变形、弹簧脱落等,若部件损坏需暂停使用该设备。

2. 检查注射泵其他部位(如推进机构、显示屏、管路接口)是否受冲击影响,确保无机械故障。

更换针筒与调试设备

1. 选择规格匹配的新针筒,确认持夹模块能紧密固定(卡入后无松动、晃动)。

2. 重新安装针筒并排气,启动设备进行试输注,观察流速是否稳定、有无异常报警(如 “针筒未安装”“阻塞”),确保正常后再用于患者。

记录与上报

1. 记录针筒摔断的时间、场景、设备型号及处理过程,若涉及患者安全(如药液外漏导致剂量不足),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采取补救措施。

2. 若设备部件损坏,上报设备管理部门检修,避免带病运行。

三、预防针筒摔断的措施

规范操作流程

1. 安装针筒时确保完全卡入持夹模块卡槽,听到 “咔哒” 声后轻拉针筒确认固定牢固,尤其儿童、躁动患者使用时需额外加固。

2. 选择与注射泵型号匹配的针筒(参考设备说明书的规格要求),避免混用不同品牌或型号的针筒。

定期维护持夹模块

1. 设备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持夹装置的卡扣、弹簧、卡槽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,确保夹持力度正常。

2. 清洁持夹模块时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,防止部件老化脆化。

避免外力冲击

1. 移动注射泵时先固定针筒(如降低高度、使用防震托盘),避免剧烈晃动或摔落;放置时选择平稳台面,远离边缘。

2. 对意识不清、躁动患者,将注射泵固定在床栏等稳定处,防止患者拉扯导致设备倾倒。

选用合适材质针筒

1. 需频繁移动或可能受外力的场景,优先选择韧性较好的塑料针筒(避免玻璃针筒),并检查针筒有无裂纹、老化迹象。

总结

针筒在持夹模块处摔断多与固定不当、外力冲击或设备老化相关,处理核心是停止输注、安全清理、检修设备并更换适配针筒。日常操作中需注重规范安装、定期维护和防冲击措施,以降低风险,确保注射泵输注安全。

联系我们

微信二维码
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