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取石钳外管折断
· 若折断发生在手术过程中,切勿强行拉扯或尝试自行取出断裂部分,以免损伤周围组织(如消化道、泌尿道黏膜)或导致断裂物移位。
· 保持内镜位置稳定,通过内镜观察断裂外管的位置、形态及残留长度,评估是否有外露部分或嵌入组织的风险。
· 若断裂部分位于患者体内,需结合内镜图像判断能否通过其他器械(如异物钳、圈套器)安全取出;若位置较深或取出难度大,应及时联系上级医师或相关科室(如外科)协助处理,避免延误病情。
完整回收断裂部件
若断裂部分已随器械取出,需将外管主体与断裂部分妥善保存,避免部件丢失,以便后续分析故障原因。
故障原因排查
· 材质或制造问题:外管通常为金属材质(如不锈钢),若存在材质缺陷、焊接不牢或管壁厚度不均,可能导致受力时折断。
· 使用不当:操作时过度用力扭转、弯曲,或在钳取较大、较硬结石时超出器械承重范围,可能造成外管疲劳断裂。
· 老化或磨损:长期使用后,外管表面可能出现划痕、锈蚀,或连接处磨损,降低结构强度,增加断裂风险。
· 消毒或维护不当:反复高温高压消毒可能导致金属疲劳,或清洗时未及时清除管内异物(如结石碎屑),受力时易断裂。
· 维修:联系专业维修机构,提供断裂部件及器械型号,由专业人员评估是否可修复(如更换外管、重新焊接等)。维修后需进行性能测试,确保符合手术使用标准。
· 更换:若器械损坏严重、维修成本高或存在安全隐患,建议直接更换新的取石钳,避免再次使用时发生意外。
1. 规范操作:使用取石钳时避免过度用力扭转、弯曲,钳取结石时根据结石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器械,避免超出器械承重范围。
2. 定期检查与维护:每次使用前后检查器械外观(如外管是否有划痕、变形、锈蚀)、连接处是否牢固,发现异常及时停用。
3. 正确清洗消毒:按照器械说明书进行清洗、消毒和灭菌,确保管腔内无异物残留,避免消毒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器械损伤。
4. 合理存放:器械存放时避免挤压、碰撞,保持干燥通风,延长使用寿命。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客服黄经理
15975503475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 9:00-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