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吸氧器,二氧化碳压力表
1.上门检测设备具体运行状态。
2.确定设备型号。
3.确定维保服务的条款和客户需求的内容。
4.提供报价
5.双方签订合同
6.双方开始履约
吸氧器的核心作用是将高压氧气(来自氧气瓶或中心供氧系统)减压、调节流量后,安全输送给患者,主要结构包括:
· 减压装置:
氧气瓶内氧气压力通常为 10-15MPa(高压),减压装置可将其降至 0.2-0.3MPa(低压),避免高压气体直接进入呼吸道造成损伤,同时保证输出压力稳定。
· 流量调节旋钮:
用于精确控制氧气输出流量,量程一般为 0-10L/min(部分型号可达 15L/min),可根据患者病情(如轻度缺氧、急性呼吸衰竭等)调节,满足不同氧疗需求。
· 流量计:
多为浮标式(玻璃管内有金属浮子),通过浮标悬浮高度直观显示实时流量(单位:L/min),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调整。
· 湿化瓶:
内装无菌蒸馏水(或灭菌注射用水),氧气通过湿化瓶时与水接触,增加湿度,避免干燥氧气刺激呼吸道黏膜(尤其适用于长期氧疗患者,防止鼻黏膜干裂出血)。
· 连接接口:
· 输入端:与氧气瓶阀门或中心供氧管道连接(通常为螺纹接口,需匹配气瓶规格);
· 输出端:连接吸氧管路(如鼻导管、面罩、氧气管等),将氧气输送至患者呼吸道。
· 安全阀(部分型号):
当减压装置故障导致输出压力过高时,安全阀自动排气,防止设备超压损坏或危及患者安全。
根据使用场景和气源不同,吸氧器可分为以下类型:
· 瓶装氧气用吸氧器:
直接连接到氧气瓶上,适用于无中心供氧的场所(如家庭、救护车),需搭配减压阀与氧气瓶接口匹配。
· 中心供氧用吸氧器:
安装在医院病房的墙壁供氧终端,直接接入中心供氧系统,无需考虑气瓶更换,操作更便捷,是医院内主要使用类型。
· 便携式吸氧器:
体积小巧,搭配小型氧气瓶或制氧机使用,方便患者外出时携带,满足临时氧疗需求。
· 带雾化功能的吸氧器:
集成雾化装置,可在供氧同时进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(如哮喘、慢阻肺患者),实现氧疗与雾化双重作用。
正确使用吸氧器是保证氧疗效果和安全的关键,步骤如下:
1. 连接气源:
· 瓶装氧气:将吸氧器输入端与氧气瓶阀门连接,用扳手轻轻拧紧(避免过紧损坏接口);
· 中心供氧:将吸氧器插头插入墙壁终端,听到 “咔哒” 声表示连接到位。
2. 检查气密性:
打开气源阀门(氧气瓶需缓慢开启,避免高压冲击),关闭流量调节旋钮,观察流量计是否有气体泄漏(浮标是否上升),或用肥皂水涂抹接口处,无气泡则密封良好。
3. 添加湿化液:
向湿化瓶内注入无菌蒸馏水(水位至刻度线,约 1/3-1/2),拧紧湿化瓶,避免漏水。
4. 连接吸氧管路:
将鼻导管、面罩等与吸氧器输出端连接,确保管路通畅无弯折。
5. 调节流量:
根据医嘱旋转流量调节旋钮,观察浮标位置,设定所需流量(如: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常为 1-2L/min,急性缺氧患者可至 4-6L/min)。
6. 给患者使用:
帮助患者佩戴吸氧装置(鼻导管插入鼻腔 1-2cm,面罩贴合面部无漏气),确认患者无不适后固定管路。
7. 结束使用:
先关闭气源阀门,待流量计浮标回零后,关闭流量调节旋钮,取下吸氧管路,清洁消毒后存放。
· 清洁与消毒:
· 湿化瓶每日更换蒸馏水,每周用含氯消毒剂(如 500mg/L 含氯消毒液)浸泡 30 分钟,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;
· 吸氧管路、面罩等一次性用品需一次性使用,重复使用的需每次用后消毒;
· 吸氧器表面定期用 75% 酒精擦拭消毒,避免灰尘堆积。
· 防止感染:
专人专用,避免交叉感染;湿化液禁止使用自来水(含杂质和细菌),长期氧疗患者需定期更换湿化瓶。
· 安全警示:
· 氧气为助燃气体,使用环境禁止明火(如吸烟、点蜡烛),远离热源(暖气、微波炉等),避免氧气泄漏引发火灾;
· 氧气瓶需直立放置,固定在专用架上,防止倾倒碰撞;
· 定期检查减压装置和流量表是否完好,发现漏气、流量不准等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。
· 定期校准:
作为计量设备,需由专业人员定期(通常每年)校准流量精度,确保显示值与实际输出一致,避免因流量误差影响治疗效果。
· 流量调节失灵:可能是旋钮内部阀芯磨损或堵塞,需拆解清洁或更换部件;
· 漏气:接口松动时重新拧紧,密封圈老化则更换密封圈;
· 湿化瓶漏水:检查瓶盖是否拧紧,或瓶体是否破裂,必要时更换湿化瓶;
· 流量计浮标波动大:可能是气源压力不稳定(如氧气瓶即将用尽),需更换气瓶或检查中心供氧压力。
吸氧器是氧疗的核心设备,其正确使用和维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安全。操作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和操作规程,定期检修,确保设备性能稳定,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氧气支持。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客服黄经理
15975503475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 9:00-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