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福建省/龙岩市 手术室 短镜 Wolf 8968405 镜身折弯
1.工程师上门检查排查情况。
2.确定设备情况和具体报价。
3.上门提供技术服务和报告。
4.客户验收并回款。
镜身折弯可能导致 “外壳变形、传像光纤断裂、导光光纤损坏、角度控制钢丝卡滞 / 断裂”,需先拆解前进行基础评估:
1. 外观检查:
1. 观察折弯部位是否有外壳开裂、金属网套(镜身外层防护)外露,标记折弯角度(轻微折弯:<15°,无明显变形;严重折弯:>30°,外壳凹陷或错位);
2. 功能测试:
1. 连接光源和成像系统,观察目镜 / 屏幕是否有 “黑斑、成像断裂”(传像光纤断裂特征),或 “局部亮度不足”(导光光纤损坏);
2. 操作角度旋钮,检查镜身前端是否能正常上下 / 左右摆动(若卡顿或无法转动,说明角度钢丝折弯或脱落);
3. 密封性测试:
1. 用压缩空气(0.2MPa)从镜身后端气接口注入,将镜身浸入水中(折弯部位重点观察),若有气泡持续冒出,说明外壳或接口密封损坏(需优先修复,避免后续消毒液体渗入内部)。
工具类型 | 用途 | 注意事项 |
内镜专用扳手 | 拆卸镜身后端接口螺帽 | 匹配 Wolf 8968405 接口规格(多为 12mm/14mm),避免滑牙 |
防静电镊子 | 夹取内部细小零件(如密封垫) | 佩戴防静电手环,防止静电损坏光纤 |
光纤检测仪 | 检测传像 / 导光光纤通断情况 | 需支持 “单根光纤点亮” 功能,定位断裂点 |
角度钢丝校准器 | 调整角度控制钢丝张力 | 原厂校准器优先,避免张力不均导致角度偏差 |
硅胶密封圈套装 | 更换受损密封件 | 需匹配镜身接口尺寸(如 φ5mm/φ8mm) |
· 洁净度:万级无尘工作台(避免灰尘进入镜身内部,污染光纤或镜头);
· 温度湿度:20-25℃,湿度 40%-60%(防止金属部件生锈或光纤受潮)。
1. 用专用扳手逆时针拧下镜身后端的 “成像接口”“光源接口”“气水接口” 螺帽,取出内部的密封垫(标记各部件位置,避免组装时错位);
2. 拆下镜身外层的金属保护套(部分型号为卡扣式,用镊子轻轻撬开卡扣,禁止暴力拉扯),露出内部的 “传像光纤束”“导光光纤束”“角度控制钢丝”(通常为 2 根,分别控制上下 / 左右角度)。
· 轻微折弯(外壳无开裂):
i. 用内镜专用矫正钳(钳口包裹硅胶套,避免划伤外壳)夹住折弯部位两侧,缓慢施加反向力(力度均匀,每次矫正角度≤5°,避免一次性用力过大导致外壳断裂);
ii. 矫正后用直尺贴合镜身表面,检查直线度(误差需≤0.5mm/m),确保无明显弯曲;
· 严重折弯(外壳开裂 / 凹陷):
i. 若外壳局部开裂,用 “内镜专用金属修补剂”(如乐泰 401 快干胶 + 金属粉末)填充裂缝,固化后用细砂纸(800 目)打磨平整,再喷涂与原外壳同色的防锈漆;
ii. 若外壳凹陷且无法矫正,需更换原厂镜身外壳(型号需精确匹配 8968405,注意外壳长度和接口位置,避免与内部组件不兼容)。
1. 用光纤检测仪连接传像光纤束后端,点亮光纤后观察前端是否有 “暗点区域”(暗点对应断裂的光纤):
· 若断裂光纤数量<5%(且非核心成像区域),用光纤专用剪刀剪去断裂的光纤末端(剪口需平整),再用光纤研磨机(800 目→1200 目→2000 目砂纸)研磨光纤端面(确保端面光滑,减少成像损耗);
· 若断裂光纤数量>10%,或核心成像区域光纤断裂(导致画面严重缺损),需更换整根传像光纤束(原厂配件,需确认光纤束直径和根数,如 φ3mm/1000 根);
2. 重新将传像光纤束插入镜身,确保前端与物镜组对齐(若偏移会导致成像模糊),后端与成像接口精准对接。
1. 同理,用光纤检测仪检测导光光纤,若局部亮度不足,定位断裂区域后,剪去断裂光纤末端并研磨(导光光纤对端面平整度要求低于传像光纤,1200 目砂纸即可);
2. 若导光光纤大面积断裂(亮度下降>30%),更换原厂导光光纤束,安装时注意与光源接口的密封(套上专用硅胶密封圈,防止漏光)。
1. 检查角度钢丝是否有折弯、断裂或脱落(常见于折弯部位,钢丝易从滑轮槽中脱出):
· 若钢丝轻微折弯,用钢丝校准器拉直(力度适中,避免钢丝拉伸变形导致张力变化);
· 若钢丝断裂或张力明显松弛,更换同规格角度钢丝(原厂钢丝直径多为 0.3mm-0.5mm,材质为不锈钢,避免用普通钢丝替代,易生锈卡滞);
2. 重新安装钢丝时,需将钢丝两端固定在后端角度旋钮的滑轮上,用校准器调整张力(左右 / 上下角度转动时,钢丝无明显松动或紧绷,镜身前端摆动顺畅,无卡顿)。
1. 依次安装角度控制钢丝、导光光纤束、传像光纤束,确保各部件无错位(参考拆解时的标记,避免光纤受压变形);
2. 安装镜身外壳保护套,扣紧卡扣或拧紧螺丝,后端接口螺帽按 “对角拧紧” 原则固定(避免受力不均导致密封不良),每个接口套上新的硅胶密封圈;
3. 用无尘布擦拭镜身表面,去除残留的胶水或灰尘。
· 再次用 0.2MPa 压缩空气注入镜身气接口,浸入水中 5 分钟,折弯部位及各接口无气泡冒出(若有气泡,重新检查密封件安装或外壳修复情况);
· 注入纯化水(从水接口),观察镜身前端是否有水柱正常喷出(无漏水、喷水无力,说明水路通畅)。
· 连接 Wolf 原厂光源和成像系统,对准标准测试卡(如分辨率卡),观察屏幕成像:
· 分辨率:需达到设备标称值(如 1080P,无明显黑斑、重影);
· 亮度均匀性:整个画面亮度偏差≤10%(无局部暗区);
· 调节角度旋钮,镜身前端应能在 ±90° 范围内顺畅摆动(左右 / 上下角度对称,无死角卡顿)。
· 模拟临床使用场景,将镜身反复弯曲至 15°(30 次),测试后再次检查角度操控和密封性(无异常即可)。
1. 配件禁忌:禁止使用非 Wolf 原厂配件(尤其是光纤束、角度钢丝、密封件),兼容配件易导致成像质量下降、密封性失效,甚至缩短镜身寿命;
2. 消毒提示:维修后需按 Wolf 8968405 说明书要求进行消毒(多为高温高压灭菌或低温等离子灭菌,避免用腐蚀性消毒液浸泡,损伤外壳涂层);
3. 复杂故障处理:若镜身折弯伴随 “物镜组损坏、内部电路板故障”(少见,短镜多无电路组件),或维修后光学性能仍不达标,避免自行深度拆解,导致核心部件报废;
4. 日常维护建议:临床使用时避免镜身过度弯曲(弯曲角度≤30°),存放时使用专用内镜挂架(避免镜身受压折弯),定期(每 3 个月)检查密封性和角度操控,提前预防故障。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客服黄经理
15975503475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 9:00-18:00